免責聲明:本博客內容僅屬於一般的信息,並不能視為對您的情況的一個具體意見或適宜作為依賴。博客作家不會對你依賴此處的內容而導致的損失,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內容版權屬於博客作家,並不能作全部或部分轉載。

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

企業如何自救?

近期接二連三有審計師辭任企業上巿公司的審計工作,而且公司在發出相關公告內引述審計師函件並提及"對財務報表中普遍岀現的事項感到擔憂"。雖然未有進一步資料可以參考,但從一個普羅大眾的角度理解上述用詞都感到情況應不簡單。甚至,專業投資者心裡可能有以下疑問:

- 管理層及審計委員會有否監控,他們是否知情?
- 當中有否涉及高層做假?
- 公司的實際業務與年報上記載的有否偏離?
- 內控措施有否發揮作用?
- 財務匯報有否跟隨會計准則入帳?
- 有否錯報或誤報?
- 財務人員有專業經驗嗎?

會計帳目出現問題的確會影響投資者對企業的信心。無論這些個案結果是怎樣,企業可考慮採取以下的措施,從而強化企業管治常規水平及挽回投資者的信心。

有效的董事會
在整個企業管治的架構𥚃,董事會的角度、職能及形象非常重要。當中涉及董事會主席有否發揮領導角色及確保董事會運作有否依照<企業管治守則>進行;各董事是否盡其職責並投放足夠時間了解及處理公司業務。董事會應定期進行績效考核,並對沒有貢獻的董事作出批評及跟蹤,以確保董事會的有效性。

獨立董事發揮其監察力
在董事會內,獨立董事("獨董")的作用更不容忽視。雖然,有些人認為獨董是一個為了滿足上巿條例而存在的花瓶,又或者視他們為一個旁觀者。但我認識的獨董朋友當中,他們都是以幫助投資者監察管理層或保障小投資者利益的心態貢獻社會。他們收取微薄的董事薪金與其職責所面對的法律風險之大根本不能比較。他們有這個熱誠,實在令人敬佩。現實當中,不乏在重要決策或交易上,執行董事之間都可能已經有共識,在董事會決議是只需要獨董的和意就可成事。所以獨董能否發揮其獨立及客觀作用,很視乎他們能否把握抗衝或挑戰管理層的機會。

除了充分了解及執行上巿守則及<企業管治守則>內的職責要求外,獨董亦應該與其他董事及管理層多了解、溝通,甚至在適當時候質詢管理層的管理理念、策略及所作的商業決定。雖然董事會有責任每年最少一次評估公司的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系統,作為審計委員會成員,獨董應具備有更高的風險意識並透過公司的內部審計部對風險管理系統作持續監控及查找不足。另外一點,審計委員會可主動地要求與審計師及內部審計部作私下會面,以了解有否在工作過程中受到威脅及影響。

建立獨立內部審計部
很多時,內審人員需要審閱一些較高層或敏感文件,如果他們的工作遇到人為或高管阻撓,他們如何完成審查?所以,為了確保其獨立性及有效性,內部審計部應獨立向審計委員會匯報及負責,並有足夠職權審查公司內的文件及交易。

內審部的工作及策略要與時俱進。以往,內審部一般針對內部合規或協助財務工作為重點。但現時,外界一向認為企業做假是其中一個重大風險,內審部又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成為一個有效的"查找不足"機制?

管理人員或員工做假往往有幾個因素:1)個人壓力;2)機會;及 3)自己認為的理由。當然,對於第一及第三點來看,其他是無法在事前能夠理解及預測的。而關於第二點"機會",這是指做假者可透過一些企業內部存在的漏洞(例如:程序上的灰色地帶)所做成的機會讓他們的做假方案可以實現。另外,員工做假一般是為了得到直接或間接金錢利益。而他們的崗位可以讓他們直接或間接接觸到公司資產或其職級能為他們的做假提供一些保護。而內審部,除了執行日常以風險為基礎的流程檢討外,他們也可以不定期進行防詐騙審核來偵察這些漏洞,包括:

1)評估那些公司資產存在較大被挪用/盜用的風險
2)估計員工可謀取利益的種類及途徑
3)鎖定可疑交易類別並對相關交易作抽查

除上述外,內審部亦可發揮其監控工能。有些時間,問題交易的發生是因為某個獨立檢查點在日常執行上出現問題,例如:有員工請假,新員工上班未習慣,等等。內審部可集中檢查職責分工是否有效執行,尤其是在出現上述情況的月份。此外,內審部可以就某些管理層的交易審批記錄作抽查,檢查是否按章進行。

內審部亦可協助管理層評估企業的整體風險狀況,按重要性及風險程度為企業編制未來幾年的內審復核計劃。定期進行內控復核,當中包括檢查主要內控措施是否持續有效,並把復核結果向審計委員會匯報及就審核發現作后續跟蹤。

重新評估資源需要
每家企業的資源都是有限的,但在部門各自為政的情況下,資源未必被有效使用。而資源不足,絕不能成為出現內控的借口。企業內部應由管理層統籌,就各部門的職責分工是否不足、人員配置短缺或剩餘及控制措施的運作情況匯總,並突出漏洞之處再作進一步跟蹤。在重新調整後,各部門可確保有足夠的資源執行以下的主要控制措施:
- 資產保存
- 職責分工
- 審批權限監察
- 使用權限

暫時說到這裡,下一編文章會探討一下企業如何令投資者對其看法改觀及提升企業價值。

3 則留言:

  1. 可惜在香港商界來說,大多數人只視企業管治為「化妝品」,真正把它用作「必需品」的,不是沒有,但只是少數.

    回覆刪除
  2. 在中國人的社會中,更難!

    回覆刪除
  3. 在亞洲國家中,新加坡被認為具有高質的企業管治情況,不僅是因為強制性要求內部審計職能,但政府也表現出對社會的強烈控制。

    回覆刪除

熱門文章